第一个发力点:手机正面小米在全新的小米 11 上搭载了最新的康宁第七代大猩猩玻璃。目前市面上搭载康宁 Victus 面板的只有三星 Galaxy Note 20 Ultra 以及小米 11,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厂商注重手机的防摔防刮能力,康宁 Victus 也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康宁作为目前市面上手机屏幕玻璃盖板的主要供应商,一直致力于制造出一块更加坚韧且耐刮的玻璃,目前康宁大猩猩手机屏幕玻璃面板已经发展到第七代,相比前一代,新一代大猩猩玻璃 Victus 的抗摔性能提升 1.5 倍,耐刮性能提升 2 倍。官方表示全新的康宁大猩猩 Victus 玻璃从 2M 的高度跌落到坚硬并且粗糙的地表时还能毫发无伤。

康宁为了提高玻璃的耐摔性,抵消玻璃受到的外力冲击,将压缩应力引入玻璃内部,以 “内外联动”的方式,让内部压缩应力来减缓外部的冲击。同时康宁大猩猩玻璃迭代的过程中也做得越来越薄,毕竟为了防摔而增加厚度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为了继续保持玻璃弹性,康宁选择在玻璃内施加更多的压缩应力。
通过 “压缩压力”的灵活运用,康宁大猩猩玻璃拥有非常出色抗跌落实力,更不容易碎裂。

然而,耐摔性的不断提升也有代价,内部应力会导致玻璃更容易屈服于表面应力,简而言之,玻璃会更容易受到刮擦损伤。
康宁自己也承认过,从第三代大猩猩玻璃开始,耐刮擦性上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总是会发布会上声明自己的手机耐摔性提升了多少,却从未主动提及防刮擦能力。
康宁 Victus 的诞生算是解决了手机厂商们的这一窘境,除了前文所提到的防跌性能外,抗刮擦方面相比上一代大猩猩玻璃也提升近两倍。到了这一步,在理论上智能手机不贴膜使用,也能不太需要担心碎裂、刮花了。
第二个发力点:手机背面如果说小米 11 解决了手机正面脆弱的问题,那么 OPPO 就是那个解决手机后盖脆弱的 “角色”。近几年手机后盖最主流的材质莫过于玻璃,玻璃材质不仅可以提供水晶以及镜面的视觉观感,而且还可以通过折射光线产生渐变色。
但玻璃材质打造的手机很容易变成 “指纹收集器”,平放于桌面上也有可能会产生划痕。

AG 玻璃工艺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AG 玻璃的加工方式是通过以 HF 氢氟酸为主剂的混和酸制剂,对玻璃主体进行化学反应蚀刻。蚀刻之后的玻璃表面会由原先的反光表面变成哑光漫反射表面。

除了能够有效防止眩光外,AG 玻璃还带来了其他优势:不容易沾染指纹(就算沾染了也不明显),抗划伤能力增加、防滑性大大提升。像 OPPO 还在 AG 玻璃的基础上继续做文章,比如 Reno5 系列采用星钻工艺用于制作后盖,从官方放出的显微镜剖析图来看,星钻工艺后盖呈现金字塔晶体结构,晶体颗粒更大,覆盖比例更高,排列更紧密,防刮擦能力自然越强。
针对手机是一个脆弱的 “珍贵”物品这一结论,手机厂商们已经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放弃手机壳和贴膜,用手直接摩挲机背的丝滑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