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絮忆乡愁(散文)
十方秋水,漫长旅途.
级别: 十方秋水

UID: 116295
精华: 0
发帖: 111450
威望: 122808 点
无痕币: 4249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088(时)
注册时间: 2011-03-27
最后登录: 2024-05-22

0 絮忆乡愁(散文)

故乡,是那个让你魂牵梦绕的地方,是那个让你不管离开多久却始终情丝相牵的地方;故乡是梦的发源地,魂的牵引所;故乡,是那个一头牵着情,一头牵着思的地方;故乡是那个让你总也看不够、念不完、诉不清的心灵处所。故乡里有儿时梦幻的记忆,故乡里有家族成长的故事,故乡里有父母的殷殷期冀、故乡里有儿时畅游的天地,故乡里有熟悉的泥土气息。故乡里有我们剪不断、理不清,思不明的脉脉乡愁。

正如我的故乡——保安,那是一个山连着山,水绕着水的西北高原军垦小镇。望不到头的山和寻不着源的水环绕在小镇的四周,蓝蓝的苍穹下绛红的山峦与泥巴筑就的土城遥相呼映,青青的石板顺着弯曲的巷道延伸向雕梁画栋的门户。当黄昏落下围幕,绛红的山峦和绯红的晚霞映衬着高原古城与苍茫天穹间起伏的山脉,斑驳的面孔嘎然突现出山峦的苍桑与城郭的雄壮,城墙的斑剥记载着历史的变迁,也记载着自西汉屯军以来,屯垦后代的艰幸与沧桑,历尽岁月的磨难,却无法改变屯垦后代在藏区的执着和坚守,一代代一如继往,坚守着初始的信念,秉承一方康泰安宁之责,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历有“汉鼎孤烟”之誉,被称为军垦文化的活化石。

古城旧时为驻军屯垦之地,下辖四屯,以保安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为古时戍边重镇,设都司衙门和兵营,主管青南地区政务、军事和经济,解放初期,保安为同仁县政府所在地。记忆中的古城,城墙环绕四周,厚实而宽敞,四角均有碉楼一座,主线一条贯穿东西,城内居中以都府衙门为中轴线,现留存门楼建筑为民国时期建设,以民居、庙宇、兵营、商铺为主,集中修建于城墙内侧。听闻祖辈述言,旧时每逢农历十月一,会将城皇庙内的城皇爷用八抬大轿请出来(城皇爷为木雕制成,躯体内暗藏机关,可伸缩活动),由十六名组成的开道兵前护后拥,抬着大锣鸣锣开道,锣声响彻古城内外。队伍中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林立,回避、肃静大牌高举,浩浩荡荡进行巡城。随马腿响起(古时一种小炮),众信徒纷纷参摸礼拜。古时城内庙宇众多,为不同时期建设给长期戍边的卫士,让他们在异乡也能够供奉着不变的信仰。古庙内壁画唯妙唯真,记得儿时城北还残留着一排庙宇,幼时曾和伙伴们费尽全力推开沉重的大门,且看那壁画上的守门神青面獠牙,总能让幼时的我们不寒而立。

儿时古城的记忆断断续续,唯有一些点滴的碎片依然残存在记忆的深处,不时拼凑起儿时记忆中的故乡。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从南城门进入城内,沿街均是店铺和驻店,正中是王化行进士宅邸,那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因为在民宅中属于双流瓦房雕龙建筑,在古城独树一帜尤为突出。门栏为砖雕与木刻相伴,门眉水磨石沙匾“岁进士”突现主人身份。推开厚重的大门,穿过廊道,“静益”的牌子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中堂树立的匾额上书“孟范陶规”,为循化府褒扬保安王氏家族五世祖王化行之妻詹氏而立。

王氏家族历辈祖先军垦保安堡三百余年来,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延续着王氏家族的道德品性,传承着保家卫国、积德行善,克勤克俭,耕读传家的祖训。这中间有显赫一方的官员、奋勇杀敌的士卒,传道解惑的儒生、躬耕垄亩、书画传家的百姓,也有相濡以沫、栉风沐雨、尊老敬贤,抚弟护妹的妇孺。她们立身垂范,自甘清苦,勤俭持家,与夫携手托举起耕读世家穷苦而又富足的生活。时至今日,依旧不停不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巷道顺行不远,就能看到带有西方色彩的尖顶教堂——“凤营堂”,据父辈讲那是传教士们居住的地方。顺路前行便是古城那时最热闹的地方了,幼时的记忆也残留着繁华古街欢欣的点滴,这里不仅有各式商铺出售各类小吃,还有每年正月伫立的秋千,更使营房街增添了不少的荣光。小时候总是拉着爷爷的手,穿行于人来人往的繁华古街,听闻着古城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传承着古城安居乐业的不懈追求。

沿着青石阶走过一排排明清时期的营房,简陋而不失庄重,班驳的墙壁历尽风雨残缺不全,暗灰的瓦檐上散落着泛青的嫩苗。漫步穿行其间,营房街不知回荡了多少代的秋千,每逢正月时节依然不停不息的矗立在那里。回荡之下,依然能够俯视古城一禹,舒展一下筋骨,就像踏上铁城顶峰的时刻。风从褐色墙壁间隔的缝隙中,吹透古战场残存的点点遗址,残忍剥离出城墙上裸露的白骨和断檐残片,耳伴仿佛传来阵阵戍边卫士整训的呐喊声和金戈铁马的交戈斯鸣,一封封捷报频传朝歌。

城池与山峦历尽沧桑的洗礼,充满了岁月侵蚀的印迹。当微风拂过的砂粒沿着青石板深深浅浅的纹路,荡起一阵阵漫漫尘埃,透过城墙拐角的那点缝隙,奏响儿时久久哼唱的无名歌谣。传过巷道,透过城墙,传来古城遥远而又清晰的乐章,仿佛倾诉着戍边卫士赤诚的报国心和对远方故土的守望。

在西落残阳的斜射下,绛红的山峦金光璀璨吞天沃日。蒙蒙炊烟弥漫在城郭与城墙的顶角,在残阳下五彩缤纷,似真似幻,仿佛步入仙境一般。晚归的麻雀叽叽喳喳叫嚷着争相归巢,勤劳善良的乡亲们拖着劳作一天的疲惫,迈着坚定的步伐,以勤勉的身躯走过田埂,走过山路,跺去一路浸染的风尘,从田间小路走过巷子,回归家的温馨。捧一碗悠长的尕麻口清泉水,缕一把泛黄的草梗,火红的焰苗在土块盘拢的灶台中肆意舔蚀着黑糊糊的锅底,葱花炒拌的香味随风飘扬,谗得小尕娃们哈拉子直接往下淌。黄草化作袅袅炊烟顺着泥巴糊就的烟道浮云直上,与天际那一朵朵残云紧紧相随,有的叠加、有的独立,宛若朵朵祥云一般直冲云霄。

当春风吹来的季节,山谷中的暖风吹绿了大地,也吹开了杏花梨花和山花。白的纯洁无瑕,黄的熠熠生辉,红的娇艳夺朱,绿的翠色欲流,花花重叠烂漫,朵朵沁人心脾,枝枝争相斗艳,你方开罢我登场,构成一幅炫丽多彩的田园图景。望着园子里突出的杏花和盛开的梨花,闻着沙柳树和丁香树散发的缕缕清香,看烟墩山上那烟雨朦朦的雾景和铁城山下那片片金黄的秋叶,转个莲花山着听一曲烧石林里唱响的花儿,看隆务河水奔流向前一去不复还,品一缕缕尕马口的山泉滋养着一辈辈屯垦人,让那路路的冰凉消去盛夏的暑热,让家家户户种植的黄果树安慰和解除儿孙们的小馋嘴。

故乡的美,在心、在情、在思。故乡的山水筑就故乡的魂,故乡的人文谱写出故乡的魄。正是那山阻挡住寒风的侵袭,留存一份古城独有的温和;正是那水滋养着军垦人,一辈辈生息繁衍;正是那一方热土,辅育了古城特有的文化习俗;正是那方天地,滋养着深深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民,延续着千年传承的风俗,无论你离开多久、多远,始终牵引着游子们深深向往的心弦。

别过故乡,别过的是身影,未曾别离的永远是心的向往。总是在他乡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在路途奔波的征程中,在梦境无休无止的缠绕中。故乡,我深爱的故乡,你独有的气息已经浸染我的躯体、我的肌肤、我的神经。 我深爱的那片土地呀!历辈曾经汗水浸灌的土地哟!我深深眷恋的那一片天地哟!梦魇时眼角倾含的泪花,无法洗去浸入骨髓的乡土气息,无法抑制我久久亲近你的渴盼,无法阻止我对你深深的向往,向往您——生我、养我、育我的故乡——保安。
十方秋水,漫长旅途.
级别: 十方秋水

UID: 116295
精华: 0
发帖: 111450
威望: 122808 点
无痕币: 4249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088(时)
注册时间: 2011-03-27
最后登录: 2024-05-22

这个可以看看,消磨时间
Total 0.036086(s) query 4, Time now is:05-31 00:37, Gzip enabled 粤ICP备07514325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7.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13 秋无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