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卷一
取我所需的坦荡,即使病入膏肓
级别: 五分秋意
UID: 76075
精华: 0
发帖: 1382
威望: 4765 点
无痕币: 4174 WHB
贡献值: 2 点
在线时间: 148(时)
注册时间: 2009-01-01
最后登录: 2018-01-24

0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卷一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周兒 执行置顶操作(2012-08-0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SILECENRAN
大唐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乃六百卷《大般若经》精要,
玄奘法师为易受持,特别摘出流通。
般若者,智慧如是,不同于人世智慧,人世智慧是有限的,有缺陷的,更是夹杂烦恼的,不能够认识宇宙人生之真相。
而般若智慧则不然,它是无限圆满,清静自然,能让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真相,彻底超越生命中的无明烦恼。
般若,对于人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乏般若智慧,我们会有“有”的妄想,续而执我,尽未来际不能度脱之苦。

世人因无明所扰,而入种种妄想,不能透彻了解自己,亦不能正确认识世界。
可能你会说:我真正的了解自己,我就是我。
我相知道,你之了解自己,是真实的嘛?
你,究竟是以身体为我,还是以思维为我呢?
若以身体为我,身体乃四大假合,四大解体之时,我在何处?
若以思维为我,思维乃经验积累,并无独立自性可言。
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
在西方,哲学,研究方向,皆是:如何认识自己。

“生从何来,死亦何去。”
亦是人生最大的迷惑,西方科学家,哲学家,均以此为最高的研究方向,即是科学已经发展到今天。
出现了原子说,中子说,极微说,但仍不足以解释生命的构成,相对科学家,更深入
的应该是哲学家,哲学亦能透彻生命的假像,但过分追求其精神意义(生命背后的本体)。
但这些都是不究竟的。
在佛学中,将生命必做一条长河,这期生命仅仅是冲上海滩的浪花,因涨潮而上岸,因退潮而离岸。
河流还会生生不息的流淌着,在漫长的生命洪流中,今生不过是其中一片浪花。
我们应该了知“生从何来,死亦何去”
世人究竟为何而活?
在佛学经典中,将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欲界。世人为五欲所困。
佛陀将五欲分为:色 声 香 味 触嬀/font]
有时也分为:财 色 名 食 睡
古人,因能饱腹,而无所谓求,但求知足常乐。
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饱腹,已不再是过分要求,世人,执着对于“有”的妄想,而欲望繁复。
对于欲望的过分追求。必将导致痛苦的果。
而在佛学中又将苦,归来为八种。是对世人一切苦的归纳,总结。
分别是 :求不得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

波罗蜜,译为度,即是到彼岸的之义,度,就是度过烦恼,度过生死激流,所说的到彼岸,是现实世界,世人被无明,妄想所惑,亦是烦恼痛苦的此岸,
深入般若智慧,洞见诸法实相,
如法修持,如理而行。

经文释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法为世间法,出世法,此二法。
在解决痛苦不仅有佛法,还有世间法。
此中苦为两苦,亦为,身苦,心苦。
在佛学中还将苦分为三苦,亦为,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出生之苦,衰老之苦,病痛之苦,死亡之苦,内困外境之苦,亲人之离散,为受别离苦,所求不能如愿苦,求不得苦,怨家相逢,怨憎会苦,身体不能平衡,五蕴炽盛苦。
坏苦,一切由欲望满足而产生的快乐。这快乐能变坏,佛陀称为坏苦,同时乐受,苦受,忧受,喜受,一种属于变化无常的情绪。我们贪恋其中,对于我们也是中苦,受受相衡,时时
变化。
行苦,无常变化为自然规律,求的永恒,亦然也会变化。由于自身认识与“行”的事实相反。而出行苦。

认识苦,不是接受苦,而是积极解脱苦。
离苦,改善生存环境,物质基础,人就能由此获得幸福?我觉得这只能加重苦,痛苦根源于心灵如是说。

苦,都是在于世人对“有”的妄想与执着。
在佛学中,将“有”与五蕴相对,何为五蕴呢?
蕴,乃聚集以。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色的总结,聚集了,过去,现在,未来,诸色。

与我们生活相对。
受,苦,乐,忧,喜,舍。
想,眼中之像,常执妄想所惑。
行,妄想执着,未知造作。
识,眼中之像,妄想制作,造作之义也。
五蕴,色蕴,物质取像。受,想,行,识四蕴为精神世界。
五蕴,对世间一切生天现象做了归纳与概括。
世人对“有”不能认识,在生命体上执有实在的我相,六尘境界中执有实在的法相,更对我法生起种种颠倒分别及我执,续而造成更多的烦恼及苦。
照见五蕴皆空,改变了世人所谓的“有”执“有”为真实,“有”就成了真有。但世间一切生灭现象,非实有,是空无自性,是非非空。
所谓“有”只是假有,而与之相对的“空”是对所谓有的洞见,是帮组我们破除对“有"的错误执著,能照见五蕴皆空, 产生的烦恼亦然不存在了,
进而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经》中,色、受、想、行、识五蕴,代表有的存在。与有相对的,则是空。
要认识有与空的不二,先得说明有。有,在我们常人观念中,它与‘实在性’往往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说到有时,便会觉得自体有,实在有,人类对事物的实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
何为物实?,乃常人执著以妄想,迷惑。但不知物实乃假像;西方科学家,哲学家,均以此为最高的研究方向,即是科学已经发展到今天。
出现了众多学说说,相对科学家,更深入的应该是哲学家,哲学亦能透彻生命的假像,但过分追求其精神意义(生命背后的本体)。
从自我到人类,乃至科学、哲学家,他们对有的认识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产生的实在执却是一样的。
人类的对‘有’所产生的实在感,是‘自性见’的表现。须知‘自性’一词,或译自体,含有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已,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
从自性见出发。我们对‘有’的一切,必然会有实在感。然而,以般若中观的智慧来看。
‘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有为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
缘起与自性是势不两立的。世人无知,不了解‘有’的缘起性,才会出现自性见,实在感,假如认识到‘有’的缘起性,必然知道无自性。
因为自性:是以‘有’的一切现象,为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己;而缘起:是以‘有’的一切,为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
因此,缘起的‘有’不是本来如此,更非恒常的,实在的。
由此可知,对‘有’的实在感,是错误的。
《金刚经》对有的实质也作了深刻的说明,认为有,只不过是假有。
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是具有生灭、造作的一切现象。
如梦:梦境虚假,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梦中人却执以为实,觉醒了才觉得可笑。
诸法如梦,虚妄不实,但世间有情无明妄想故,执以为实,智者从无明梦中觉醒,乃知诸法无实。
如幻:幻,是由幻师用幻术,幻现种种事物,如马、车、房舍、人物等,客观上虽然没有实物,但却宛然存在我们眼前,有色可见,有声可闻,‘有’的存在也是这样,虽空无自性,而假相宛然。
如泡:泡是水因汽体出现了,华而不实,瞬间即逝,诸法如泡,刹那生灭。
如影:影是阳光投射下显现的,太阳落山影也随之消失,诸法如影但随缘现,缘散即无。
如露、电:喻诸法存在的短暂性。应作如是观,是要这样的去看待‘有’的一切。
了知了有,再来说明空。
通常我们以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对立。
可是以般若中观智慧来看,空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
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始谈空;因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体。
《大智度论》卷十二提出三种认识空的方法:一曰分破空,二曰观空,三曰自性空。(主讲自性空)

自性空:自性,是自已有,自己成,本来如此的意思。
世间外道不了解诸法的缘起性,他们在接触事物中,难免出现自性见;小乘有部虽然知道缘起,但同时也觉得诸法有自性。
然以般中观学者看,自性与缘起是不能并容的。
《中论观有无品》说:‘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
性若是作者,云何在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
缘起是作法,由众缘所作而成,自性乃无作,自已有,自已成,不待众缘。
中观学者以为:缘起必然无自性,这就是自性空。

《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是从自性空的立场来说明的,色,不是世间人所执的自性色,是因缘所生的色;空,也非世人所说一无所有的顽空;或者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个生命彻底消失了,那是断见。空,乃是自性空。
《中论观四谛品》说:‘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十二门论观因缘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色是缘起的,色必然是无自性、空。因此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 有人说:‘色即是空’还好理解,‘空即是色’这似乎就说不通了,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还是因为把空理解为顽空,中观说空乃是自性空,自性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假相。
《中论·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说缘起法是无自性、是空,并不坏缘起的假相,所谓缘起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
因此,色不异空,自然空也不异色;色即是空,空自然即是色。
原本在世人心目中一向对立的有空二法,在般若中观智慧的观照下,得到了统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为遣除世间的有见、空见,世人因为不了解有,对‘有’的一切生起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导致了人生种种烦恼、痛苦。
《经》曰:‘色即是空’是要我们看破‘有’的实质,是虚幻、是无常、是无自性、是空。
一个人倘若真正的认识到‘有’的实质,他还会因为有的问题而生烦恼吗?还会为物所累吗?世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智力更高一些,已能看破有的虚幻实质,但因为不了解缘起因果,认为世界一切既然都是虚幻的,人生的事业最终都要归于毁灭,那么生存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可言呢?于是他们不顾社会道德,放纵自已的身心为所欲为,导致虚无主义。
《经》曰:‘空即是色’便是对治这种邪见,说明万物虽空,但缘起因果还在不断延续中,人生的善恶行为都是有果报的。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空相’:诸法是指一切法。空相不是指空,更不是有,乃是空所显的真实相。
有,空亦复如是,非空非非空,非有非非有。
‘不生不灭’:是从事物的有无来说的。不生不灭相对生灭,要明白不生不灭的含义,先得说明生灭。
生灭是有为法的特征,在三法印中有‘诸行无常’印,是说有为法都是无常变化的。
经论中有四相说:生住异灭。
从无到有曰生,生而相续曰住,新陈代谢曰异,离散衰亡曰灭。

三相说,住与异二和为异。
生灭的规律“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生,缘聚而生,灭,缘散而灭。
佛法缘聚缘散,看生灭,即是不生不灭。缘聚看生,离开缘就无法可生,缘散看灭,离开缘又无法可灭,众缘并不存在自性,独立而存在。因缘离散,非无一无所有,尤其可见
灭就是不灭,离开那些组成条件,就无法谈生灭,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如此。
不垢不净
相对的个人喜好,非客观真实的。人为赋予,因人而异的。
垢,净。并非固定,每个人需要不同,从而形成了非客观的标准。
并这以标准是随时幻化的。
这里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
一个穷人与富人一路去旅行,穷人带了干粮,富人带足金钱。
两人谁更有价值?
贫富差距,这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富人过的生活更好些,但在特殊情况中,这样的对比可能会有变化。
两个人在旅行中同乘一条船,可是发生了海难,他们一同在海上漂流富人试图用金钱交换穷人手中的干粮,却未果。
富人最好饿死于海中,穷人却靠干粮存活了下来。
在为难时刻,干粮与金钱那个有价值,靠得住。
这与西方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几乎相差无几。
人们观念认识不同,以己为垢以彼为净。但这“垢净”并非客观。
在客观世界,无绝对性可言。
不增不减
相对增减。数是定义。
增减,非固定。增减是乃因缘使然。即是因缘增减乃是假相。
生灭,垢净,增减等一切差别,皆了不可得。
非生非灭,非垢非净,非增非减。乃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色受想行识,是五蕴,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合称十二处。
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十八界。
蕴处界在佛教中称曰三科,是对宇宙人生一切现象所作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归纳。
就是说可以从五蕴看世间,也可以从十二处、十八界看世间。
十二处中的处字是生门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缘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是精神活动。
所谓由眼根缘色尘生眼识,耳根缘声尘起耳识,鼻根缘香尘生鼻识,舌根缘味尘起舌识,身根缘触尘起身识,意根缘法尘生意识。
这是六根缘六尘生六识。根尘识三和合,三各生触,由触引生受想思等心所。
人类精神主体及心理活动都是在根尘为缘中产生的。
十八界中的界,是种族义。
十八界是将世间万物归为十八种类。
六根乃生理世界的,六识乃心理世界,六尘乃物理世界。
三科诸法主要揭示了世间的现象差别,作为修学佛法的人,应该如何观照世间呢?
《经》曰:‘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意识界’。
是说对世间现象我们都要认识到它是无的、是空的。
切莫误会以为这里说的无,是一无所有。
假如这样理解的话,经文岂不与现实相矛盾乎?对经中所说的无,我们还应该运用前面的公式。
比如无眼耳鼻舌身意,如将它演译便是:眼不异空,空不异眼,眼即是空,空即是眼。
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即一一法都可以作这样的说明。


要感谢一直以来,与我亦友亦师的禅师,法师,上师。对我学佛的指导,没有你们的支持,我很难有今天的领悟 ,无以言谢,唯有著书立说。

[ 此帖被silenceran在2012-08-08 05:58重新编辑 ]
级别: 六行秋雁
UID: 3960
精华: 0
发帖: 2325
威望: 26888 点
无痕币: 15950 WHB
贡献值: 18 点
在线时间: 254(时)
注册时间: 2007-12-11
最后登录: 2024-01-30

这个太牛了,慢慢欣赏
Total 0.319305(s) query 5, Time now is:04-28 00:01, Gzip enabled 粤ICP备07514325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7.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13 秋无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