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我有一百种方式让你开通花呗
准确来说,花呗不算小额贷款,支付宝给出的定义是“信用消费工具”,与小贷的区别就在于花呗不会直接给你钱,而是先替你支付商品的价钱,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模式与信用卡比较接近。
花呗的出现让一向没有使用信用卡习惯的国人,体验到了信用消费、透支消费的好处,确实是一款算得上革命性的产品。
不过,马云爸爸想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心是好的,但为了吸引用户开通、使用花呗无所不用其极,是不是就有些过分了?

比如使用支付宝付款时,会在默认的支付方式下方推荐开通花呗,选中后甚至不需要做其他操作,直接就可以付款,用户体验简直不要太流畅。
而且,你开或不开,花呗都会像银行卡、余额、余额宝等一样出现在支付方式的选项里,方便你一键使用。

在“双11”当晚,系统甚至会贴心地提醒你,为了更快速地完成支付,推荐使用余额宝、花呗等支付宝自家的通道。想坚持使用银行卡?没问题,但零点时分系统卡死的时候,支付宝又会告诉你“系统繁忙,是否使用花呗支付?”一旦急着付款没看清楚,点击了“重试”,订单是支付了,花呗也开通了。做法看似贴心,实际却剥夺或者说削弱了用户选择权。
如果你已经开通了花呗,但是没有将其设为默认支付方式,那么也会遇到一些“玄幻”事件,比如使用付款码支付时,明明商家是支持信用卡的,信用卡额度充足且花呗的排序在最后,最终还是会完美跳过其他所有的支付方式,强行被用上花呗。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没有规律可循,客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然而,如果你想关闭花呗,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在支付宝的花呗界面,你需要依次点击“设置”、“其他”两个选项,才能找到关闭入口,关闭时系统还会要求你告知关闭原因,最后还要提醒一句关闭后不一定能再次开通。

总之,比起开通时一路畅通,关闭花呗的操作友好度就欠奉了。不过,相比于之前必须要在支付宝网页版关闭花呗,如今能够直接在app端进行关闭操作,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有人说花呗不上信报,比京东白条厚道,但要注意了,不上信报只是目前的情况,花呗从未承诺过不上信报,倒是在用户协议中有提到,如果用户有违约行为,花呗有权上报至央行征信系统。

原本与花呗性质类似的京东白条,虽然后来因为在上征信一事上政策朝令夕改为人诟病外,但除了经常发短信“勾引”你开通白条、注销白条需要找客服非常麻烦外,其他方面还是比较规矩的,不像支付宝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用上花呗,京东反而在白条审核标准上有些阴晴不定,难以捉摸。
不过,时不时给点优惠、(暂时)不需要上征信、可自主关闭的花呗,对比起其他巨头的个人信贷产品,已经是非常规矩了,性质与微粒贷相同的借呗,虽然不时也会在支付宝中刷一把存在感,但最起码没有天天用一些小恩小惠诱导没有需求的用户开通,在这点上,阿里可比腾讯克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