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佛学与诡辩
级别: 六行秋雁
UID: 60909
精华: 0
发帖: 7307
威望: 14202 点
无痕币: 6512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890(时)
注册时间: 2008-11-11
最后登录: 2023-12-10

0 佛学与诡辩

题目很大,但真正能被我思维和使用的例证却很微小,这算是我未开口之前尚存的一丝自觉吧。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碰到一位佛门中人,我们谈了半天因果和轮回,无果。走之前,他扔下一句:我真是对牛弹琴!看着他有些落寞、沮丧的神情,我心头闪过一丝愧疚。当不当牛我倒是不怎么计较,因为,我如果事先没有在辩解之中就已经无声地把他当作了牛,他自然也不会被逼到这个地步,临走前不顾身份,意气骂人。

但他骂了人,似乎又反过来证明了我辩解的力量。他若真的修行到家,他自然应该知道,如果此一信条违背另一信条而自己懵然不觉,灵性总归有些缺省。动怒的佛门中人,并未真正走进佛门。

也许是我运气不佳,遇到的人虽然开口闭口因果,却并未真正参透因果。在他们,我如果信了,似乎就能成就他们的因果理论,而我如果不信,就只能归于冥顽。

简单说来,我不信因果,不正是因果的一种体现么?因为A,所以B,只要联系存在,因果也就存在。因为某种经验,或者体悟,我信或者不信佛门的“因果论”,其实都是普遍意义上的因果的体现。再者,即使在任何空间都不存在A和B的可验证、可思维的关联,但只要我脑中邪火一闪,能把他们拼凑到一起,最宽泛意义上的因果也就立刻产生。如果有了这种理解,佛门中人至少可以多放下一个担子,不再去把很浅显的东西当作如何了不得的真理,而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压力。

再说说对牛弹琴,历来人们都会认为错在于牛,而不在于人。因为,这是常识。可反过来,只有当两者都认同某物为琴,某动作为弹,某效果为结果的时候,这种理解才能成立。从牛的角度看去,人的动作不会显得滑稽么?当人试图把自己的优越等级用于贬低牛的不认同的时候,人不也愚蠢得非常离谱么?

局限,以至于自足、自喜,这是理性需要避开的陷阱。

所以,当时看到他离开时的落寞、沮丧的表情的时候,我心头会闪过一丝内疚。这些话,无论我对不对他说出,都会成为“对牛弹琴”,或者,“可怕的因果”的体现。
Total 0.057906(s) query 4, Time now is:06-01 14:46, Gzip enabled 粤ICP备07514325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7.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13 秋无痕论坛